16:19-31【常年26】
比較上主日的精明管家與本主日的自私富翁,高下立判。懂得運用財物交結朋友,為自己的未來儲備,才是隨身帶油的明智僕婢。公審判的比喻,是個很好的說明(瑪25:31-46)。
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家喻戶曉,埃及也有類似的民間故事。富翁和窮人的尖銳對比,使二者今生及來世命運的倒置,更具戲劇性。比喻旨在帶出兩個主角未來處境的變更,故重點不是描述來世的生活。過去數個主日已清楚闡明,世財本身並非罪惡;善用或妄用,才會決定好運或歹運。這種倒置的描寫並不新鮮,真福真禍的言論中已經肯定(6:21-25)。
富翁請求派拉匝祿去警告自己的五個兄弟,以免他們同樣失落。有學者附會說,這是暗示梅瑟五書,亦即舊約的選民。亞巴郎對富翁的答覆,帶出比喻的兩個要點。(1)「聆聽」:天主藉着法律和先知向選民說話,經師與法利塞人卻因驕傲而不肯聽從,結局不言可喻。(2)「悔改」:沒有悔改人不能得救,即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仍然無濟於事。耶穌已顯過使死人復生的奇跡,如納因城寡婦的兒子(7:11-17),雅依諾的女兒(8:49-56),拉匝祿(若11:17-44)等。耶穌自己由死者中復活,亦無法令猶太的經師及首領們回心轉意。因此,路加在其著作中,再三強調悔改的重要性(3:3; 10:13; 11:32; 13:3,5; 24:47;宗2:38; 3:19; 5:31; 11:18; 14:15; 17:30; 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