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在教會及世界中,我們被召叫成為弟兄團體的基本使命,是在於讓我們的生活計劃真地在生活中實現出來。我們相信,藉著在人類團體中•努力活出信德的經驗:藉著創造出一個具有愛及向所有的人開放的弟兄團體;藉著並且在貧窮及工作中生活度日,參與貧窮的希望,我們就能夠顯示出一個,環繞著因聖神的力量而復活的耶穌塟督而形成的新人類團體的輪廓。在建設教會及人類生活上,我們可以貢獻的,首先便是這個指示:藉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作見證。
32. 不消說,言語是在宣告及解釋天主在耶穌基督身上做過了什麼,而天主也在我們及在世界上繼續如此行事,因而言語與我們的使命是不可分離的;方濟曾意識到福音的使命,也為教會的委託所批准。我們必須有勇氣「隨時準備答覆我們心中所懷有的希望。」(伯前3:15)凡接受神職服務工作者,要以自己合適於所服務的言行舉止來宣講聖言;但是,所有的弟兄都應在言語及行為為主耶穌作見證。 我們應特別留意混淆不清的基督徒,注意那些在走向信德的男女,以及以不同方式有意建設團體共融生活的基督徒團體。
33. 我們渴望在城市的中心,創造一個弟兄友愛的團體,在這裡不同的人們,可以分享生活、物資及工作;一個拒絕權力只講服務,選擇使之更加接近窮人的生活方式,對那些受迫害者的命運具有敏捷性,並且能造成社會及政治的影響力的弟兄團體。我們必須不要讓這渴望與任何政治趨勢相混淆,或是被某一個趨勢所利用;我們反而要努力去推動真福的精神到極點,這樣行事,我們將能夠顯示出存有一種,人是自由的,而且互相視為弟兄及尊重每個人價值的可能性來雖然這未必可以完全作到,因為沒有人的成就能夠完全與天主國一樣。
34.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思考我們作為具有和平的人類的召叫,它將有可能讓我們真實地參與目前時代的問題及社會及和政治的努力。這方面需要有嚴謹及正確的訊息,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感情用事的熱心,簡陋不正的判斷,不負責任的宣言,就是說,我們應要有客觀的環境分析。除此之外,如果我們試圖生活在正義及相互分享的生活中;如果我們根據我們的可能性及恩典,參與貧窮者及被時代擯棄的人們的命運和工作,我們將有權利及責任為這些被壓迫的人們發聲。但是,我們要出自在每個人身上所發現的人所懷有的愛而行事,不要理會他可能屬於的社會團體。這樣,作為和平的締造者,我們將會使天主早日來到,在天主國裡,人與人之間的牆壁,或是統治他人的情況,就不再存在了:「你們眾人……成了天主的子女……不再分……奴隸或自由人……。」(迦3:26-28)
35. 我們為社會所說過的一切,部份上,也是我們在教會內的使命。如果我們依照福音而真實生活在信德中、在相親相愛中、在貧窮及實踐權威是服務中時,我們便成為福音的酵母,在教會生活內提出建議。這是一項艱鉅的要求,因為邪惡及失敗常在我們內,若是只滿足於純言語的抗議,這才是全然的偽善。